H00005徐丽丽赛诺菲总部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理财
大部分的家长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就可以了,自己省吃俭用,却对孩子相当大方。可怜天下父母“薪”,忽略了对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只会养成孩子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的坏习惯 资深理财经理王群说,“理财能力越早灌输,‘小鬼’就越早一天当家,而13岁前是黄金教育时期,还未行动的家长可要抓紧了!”理财能力的培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满3岁时:
家长就可教孩子认识钱币,可根据孩子对钱币实际认识的多少来确定教学的深浅度。
“因孩子尚幼,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只对具体事物感兴趣,教育时可让他们知道钱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家长去购物尽量多用现金,告诉孩子,买他所需的日用品一共花了多少钱,有助于孩子了解物品的价格,了解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第二阶段8岁之前:
带上孩子去存钱。
从小学开始,家长就不能再简单地将钱直接存起来,而是要多和孩子商量。家长可询问孩子“打算用这笔钱干什么”,去了解孩子现阶段对金钱的态度,并给出一些指导。孩子若选择把钱存起来,家长可以进一步让孩子了解“银行”和“储蓄”是怎么一回事。“家长若单纯没收压岁钱,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的支配权。家长可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并严格地执行给零花钱的周期,做个‘铁公鸡’。”
第三阶段10岁左右:
懂得区分“必需”和“愿望”,学会记账。
孩子的金钱意识已经比较浓了,受外界的影响会对一些昂贵的东西感兴趣。这时家长应引导的两个概念是“需要的”和“想要的”。当孩子买东西时引导孩子思考,哪些东西是必须当下消费的,哪些东西是可以延期再买的,并作出取舍。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延迟消费”并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要求孩子记账,形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家长能够以此了解孩子的消费倾向和开支情况,发现问题帮孩子及时纠正。”
第四阶段13岁以后:
建立预算观,参与理财。
上了初中,孩子需要更多课外书、补习班和朋友聚会等支出项目,逐渐引导孩子学会“储蓄”和“计划”。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将“储蓄”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入家庭理财计划,到期给孩子分红,了解投资、理财、债务和信用卡的概念,鼓励孩子思考“钱生钱”的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念,学会正确使用财富。
生存能力的不足,不仅会降低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更会带来人格欠缺、心理脆弱。这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无形的抑制。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持续、深入和系统化的课程跟进。 据报道,河南科技大学近日组织的“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赛”,吸引了全校70余名大学生参加。大学生们分成小组各显神通—街头弹唱、当装卸工、洗盘子……有的组挣了133元,也有两组因没挣到午饭钱被迫退赛。 真正的人才,仅有满腹经纶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仅注重技能是不够的,还应在情商、乐商以及生存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仅“宅”在斗室里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走向开阔、放眼未来。这些生存训练课程,对于没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的确是难得的社会生活预演。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对孩子生存能力的训练已走在我们前面。比如,日本最新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就要求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定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使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能够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德国的孩子在幼儿园就要学会“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 生存能力的不足,不仅会降低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更会带来人格欠缺、心理脆弱。比如,那些生存能力弱的孩子更愿意在虚拟世界和狭小空间里自娱自乐,内心封闭;还有的孩子耐挫力低,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难,不敢承担,不敢独立,更愿意成为“思想附庸”和“知识留声机”等。这些缺点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都是一种无形的抑制。 组织一次生存锻炼,可能会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长期存在的“娇”“骄”二气得到改观。但若想从根本上扭转家长和孩子的观念,就需要持续、深入和系统化的课程跟进。 其实,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强调:“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这就需要学校将这些课程日常化,在生存体验结束后,更要让独立生存的理念留下来。家长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孩子好好体验一下酸甜苦辣的社会生活。学校也不妨将生存能力纳入课程发展目标、教育目标,成为生存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
古人育子七不责:这些场合,建议您不要批评孩子。
1、当众不责
2、悲忧不责
3、饮食不责
4、疾病不责
5、愧悔不责
6、欢庆不责
7、暮夜不责
以狼的精神来教育孩子
1、鼓励孩子成为强者
2、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3、让孩子永葆好奇心
4、鼓励孩子竞争
5、让孩子学会尊重
6、让孩子自由成长
7、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
8、让孩子诚信的生活
9、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10、鼓励孩子像狼学习团结合作
11、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责任心
12、鼓励孩子像狼一样关注细节
13、教育孩子像狼一样不拖拉
14、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耐性
15、训练孩子狼一般的受挫能力
16、让孩子懂得感恩
17、让孩子像狼学习珍惜
18、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暑假里,孩子难免会和朋友出去玩,在外出中如果遇到各类突发的恐怖暴力事件,应该教他如何保护自己呢?
1、忌独行,多结伴
2、多观察,少围观
3、遇危险,快速跑
4、跑不掉,藏起来
5、打电话、巧求救
各位家长可以平时在家与孩子玩游戏,假装自己是坏人,模拟各种情况,教会孩子快速反映和逃生。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学习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为重要,许多时候,孩子学习不好,往往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