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0023梁玉康健源药店
孩子小时候,不爱运动,身体瘦弱,经常闹病。记得有一次,幼儿园举行跳绳比赛,他刚跳了几下,就上气不接下气,别的小朋友,有的跳十几下,有的跳二十几下,还有的小朋友会跳花样呢,他看见别的小朋友比他强,心里难过极了。回到家后,我看他不高兴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告诉了我情况,我安慰她说,别灰心,慢慢来,只要你坚持锻炼会超过他们的,孩子听后,暗暗下了决心,天天坚持锻炼,天天跳绳。他跳啊,跳啊,没过几天,他一次就能跳三十几下,后来又进行了一次比赛,老师和小朋友看见他一次能跳那么多,都直夸她,他心里可高兴啦。
每天晚上睡前是故事时间,一来让她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讲完故事之后,我们互道"晚安",从不要我们哄;二呢是为了让宝宝积累些知识,增加一些词汇量.现在乐乐已经会说"首先、然后、因为、所以、如果”等一些较复杂的复句了,这里面肯定有故事的功劳.
每天只是随机地讲一些;可以是童话故事、幼儿画报、唐诗、三字经等.乐乐最喜欢听的是<<幼儿画报>>,里面通过红袋鼠、跳跳蛙、火帽子三个朋友的故事,告诉孩子一些生活常识,基本礼仪等,寓教于乐特别好.
玩是孩子的天性,连老人们也常说“会玩的孩子聪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对世间万物充满着好奇和探索欲望,作为父母我觉得应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让她去探索其中她认为的快乐。每当女儿邀请我加入她的游戏世界时,我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在手头的话,我总会欣然接受。有一次,我女儿问奶奶要几张白纸,奶奶给她找了几张彩色图画纸,女儿不高兴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几张纯白纸,一拿到手,女儿就用剪刀喳喳喳剪的稀巴碎,奶奶见此状,发火了:“你这孩子,奶奶好不容易给你找到了白纸,你不好好画画写字,你居然把它剪成这么碎,以后你别指望我再给你找纸了。”女儿是个倔脾气的孩子,一听奶奶骂她,唰地把剪刀甩老远,不理人。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一直抱着遵循自然,循循善诱的原则。玩耍的时候是她的好伙伴,学习的时候也是陪伴她的好伙伴。
孩子一直很喜欢做手工,主要是深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那档《艺术创想》栏目的影响。所以家里好多的报纸和硬纸板都成了她心爱的艺术品原料。这样的结果是,有时她会在不请示我们的情况下,擅自将一些东西就当作她的创作材料任意使用。母亲有时就会因此而大发雷霆。因为大部分时间,孩子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我们回来后,听到这种情况,尽量会要求父母不要对孩子太苛责。我们也会对孩子说要尊重爷爷奶奶,如果需要用时,要和爷爷奶奶说一声,打个招呼。因为如果和我们在一起,她总是会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她在做手工时,也总是会像小大人一样,指挥我们帮她拿这拿那,剪这个剪那个,而且口气像个指挥员一样。一般这个时候,我们都变成了他的小帮手,听她指挥。每当这时,她总是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这对于培养她的自信心非常有帮助。所以,一般参加任何活动,她都会要求自己要得第一。当然现实总是有距离的,但我们希望孩子有这样的一份信心,对于今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家庭环境若过于严肃、专制,会给孩子的发展空间造成压力,使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禁锢其智力发育。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相互尊重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不应板起面孔,用以上管下的旧教条来作为孩子的行动准则,而应放低姿态,倾听心声,以便随时激发孩子各种积极向上的因素。当孩子出现新奇的念头和别出心裁的游戏玩法时,从尊重他们的角度出发,给予支持和鼓励,带给孩子创造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乐于动手动脑,勇于探索实践,从而培养其观察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