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0034杨梅灵芝药店
一,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面子。二,锻炼孩子独立能力。三,善于鼓励,奖罚分明。四,别老拿别人孩子和自家的比,那会让孩子受挫。五,什麼时候都要保持自身形象素质,父母是孩子启蒙老师,要给孩子时刻做榜样。六,从小培养教育孩子做人道理和正能量的一切生活。七,决不能溺爱孩子,要把握尺度,要让孩子觉得你既爱的同时也严管。
1. 培养小孩好奇心
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什么都想知道,对于孩子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树木的发芽,花草上的露珠、草丛里的昆虫,池塘里的鱼、小蝌蚪……太阳公公出来了,天亮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春天来了,小燕子飞回来了……丹丹不但常提问,还能学以致用。如果开车回幼儿园走的路线有变化,她一定会问“这次走的路怎么不同的?”
2. 做个“狠心”的家长
现在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她)们宠爱有加。我家的宝宝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我们常常放心让她爬高、走独木桥等做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等。而且我还常常说“爸爸不会帮助你的,你要自己保护自己”,而且真的说到做到。我家小区有一段花基是丹丹常走“独木桥”的地方,现在她能很快速度的过“桥”。丹丹学会走路后,我就拉她放上去,让她自己过“桥”。孩子掉下来,再放上去,并且表扬她,说她很勇敢。当然做这些事的前提是,家长明白她就算掉下来,也不会有大的伤害,因为花基比较低。
3. 做孩子的榜样
教育宝宝最好的方法是家长能以身做责,言传身教。如果希望宝宝爱读书,家长也应多读书,而且应该与宝宝一起读书讲故事;如果希望宝宝不随地丢垃圾,自己也应遵守社会公德。有一次,我吃完香蕉后,发现附近没有垃圾桶,就随地丢了香蕉皮。结果丹丹说“随地丢垃圾不乖,宝宝不喜欢”。我只好说,对不起,爸爸捡起来,我们去找个垃圾桶好不好。大人的所有举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如果不注意,小孩就可能学“坏”了。
4. 教育孩子学会照顾别人
有人会说,幼儿园的小小班小朋友会照顾别人吗?有这们必要吗?我觉得太重要了。独生子女由于受人照顾太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一大群人照顾一个小朋友,很容易让他(她)们失去重心;长大后不懂照顾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丹丹在家吃水果,我们会要求她先给长辈送上,先外公、外婆,再爸爸、妈妈,最后自己才能吃;叫她帮大人拿纸巾,帮大人擦嘴,帮助父母将垃圾丢入垃圾桶等。现在如果带丹丹出门,到小区门禁处,她常常会主动跑向前面,按下开关打开门让我出门;吃饭时,会主动夹菜给家长。我相信,会照顾别人的宝宝,长大后比自私自利的人会更受大家欢迎。
5.正确处理严与爱的关系
爱自己的宝宝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原则性的东西也一定要严格要求。例如:用电的安全问题,先跟宝宝讲清楚,如果用小手伸进电插座,会很痛的,甚至电死人。这样的事,如果她不听话,打小屁股或小手也要让她知道,当然打完后一定要讲道理。丹丹现在很多事情做得比较好。例如:从外面玩或从幼儿园回家一定要先洗手;为了保护牙齿,尽量不吃糖果,如果吃,原则上一天不超过一粒;有一次我发现她吃进嘴里一颗糖的质量可能有问题,跟她讲道理:“丹丹,爸爸发现这颗糖保质期有问题,吃了小肚子可能会痛的”。她就吐出来,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当时我就表扬了她。
宝宝在成长,家长也在进步。只要肯思考,多想办法,我们一定可以将宝宝培养好,让她(他)健康成长!祝普天之下的小宝宝能快乐成长,祝普天之下的父母能享受天伦之乐。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儿子当上小排头时、取得小红花时、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着。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知道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无数次的育儿实践,使我们懂得了“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树立老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矫正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小孩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要求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自己的老师,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师。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引导教育。“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想让儿子为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女儿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儿童的忍耐力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给予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对于孩子必须要承受的一些痛苦时,大人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大人首先要表现出平静自若,不要一脸焦虑,这会让孩子感觉到问题很严重,放大恐惧感;
二: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即使听不懂也要说;
三:对于孩子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相告,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
四:激发孩子的勇气并给孩子退路,不让他们因为自己的不坚强而感到羞愧,孩子还小面对恐惧害怕时而哭,其实也是一种正常心理;
五:大人们绝对不能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因为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只是暂时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而且还有碍于道德教育。
香香有两次抽血都没有哭,前一段时间打针的时候特别痛,我们要她先尽量忍,实在忍不住了,想哭就哭吧,但是不能哭得太久,不痛了就不可以哭了。都还可以,尽管她怕痛,坐到打针的地方还是想跑,不过感觉还是不像有些小孩反应那么激烈。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面对香香的各种坏习惯,我们想尽了不少办法,都不太凑用,就只能多问,向别的家长讨经验,向老师讨办法,在老师们的博客里,那篇关于“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与措施”的文章里讲到了如何正确冷静的对待儿童的任性行为,有五个方法:转移注意力、预先提示、冷处理、激将法、适当惩罚。
这五个方法中,运用在香香身上最效的是“预先提示”。这个方法对我们来说太管用了,不论是运用在哪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家长要事先预料好下个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坏情况”,就在活动开始之前先尽可能把孩子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她掐掉。比如有一次带香香和其它小朋友去公园玩时,因为知道另一个小朋友会看见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又哭又滚,我们就事先给香香说好,她出去只能选择玩几种玩具,不能看见什么要买什么,那个小朋友哭闹,你不可以这样,我们会带你好好玩。这样一来,她都会答应,而且那个小朋友在没能满足要求时真的又哭又闹,香香都不会闹。我们还教她去劝小朋友,她都会去。又像参加朋友婚礼之类的,桌子上一般都有小糕点之类的,我们也会事先告诉她,今天去新娘那儿吃饭,可能会有小饼饼,小包子,你不能一个人吃太多,要让大家都吃,你得吃点菜,吃点饭,然后再去玩气球。这些都很有效,如果我们没有事先预料,没先给她说好的话,到时候就不好控制了。
其次就是激将法,这一招也不错,我成功的实践了几次。一次香香和几个好久不见的小朋友一次玩时,大家都唱歌跳舞,她站着不动,就看着别的小朋友,人家叫她一起跳她也不去。后来我就激她,给其它小朋友说“香香不会跳舞,她好久都没跳了,都忘了,不会了。”谁知道她真的中计了,马上反驳说“我会,我会跳舞”,我继续激她“你不会了,要不你怎么不去跳呢?你肯定不会了。”她有点急了“我会,我会跳。”看情况差不多了,我顺势说“那你跳一个吧。”于是,她要求我给她唱,她就跳了。也许我不该这样逼她在人前表演,但可以看出这个办法还是真实用的。
香香闹笑话:
1/2
痒与养:一次香香在医院里输液,在走廊上面看宣传图,我教她认字,当认到“养”时,她说“妈妈,这就是身上长包包了就会痒的痒呀。”我顿时笑喷了。
过敏和过抿:一次去看中医,我问医生咳嗽可不可以吃蛋,医生说不过敏就可以吃。第二天早上刚起床,香香就爬到爸爸的枕头上,一本正经的开始说“爸爸,爷爷说了的,鸡蛋过抿(敏)就不能吃。”正想着,她还听进去了呢,是理解到了吗?谁知道马上接下来又一句“过咬就可以吃。”
一是把孩子当孩子。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可以撒娇、调皮、贪玩、偷懒、好吃、急躁、拖踏、漫不经心,也可以嫉妒、蛮横、无理取闹,当然,他更应该拥有很多缺点、经常犯错误。如果你的孩子像这样,恭喜你,你的孩子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一定拥有幸福的童年。孩子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急着去纠正,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着这些缺点的转变。你的童年也不一样拥有这些缺点错误,现在一样生活得幸福快乐吗?
二是把自己当孩子。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回到家,都是独自一人玩耍,这时,家长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伙伴。和孩子一起游戏、嬉戏、争论、争执、竞赛、哭闹,甚至把家里搞得一团糟、闹得天翻地覆…这样,在你找回逝去的童年时,你的孩子也就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很多家长会为家中的干净整洁而束缚孩子的很多活动,我认为,家是每个人港湾,如果在家中都不能放开手脚,为所欲为,那还要这个家干什么呢。
三是把孩子当大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法,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决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发挥空间,而不能什么事情都包办,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让孩子明白,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义务做出贡献,都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中的大小事情和决定,孩子也应参与。
四是把自己当大人。在家中,家长是绝对的大人,有绝对的决策权和领导权,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使其符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对孩子所犯的原则性错误,应坚持予以制止和纠正,不断鞭策孩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教育好孩子,前提在观念,关键在坚持,成功在点滴。
顺其自然,正确引导,还孩子幸福快乐童年。